中国网12月8日讯(记者 马艺文)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引发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也逐渐增多,外资进入和并购我制造企业带来的隐忧也日益显现。
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 “中国制造”遍布全球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约15%,高于全部工业与GDP年均增幅。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制造业比重增速远远超过美国。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制造业附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在全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90%。
以入世初期备受关注的汽车行业为例,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量从2001年的230万辆左右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1826万辆,由2001年的全球第八位提高到2010年的全球第一位。2010年,我国新车产销量连续二年保持全球第一位,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4.3万亿元。
同时,在WTO的框架下,我国逐步降低汽车关税、开放汽车市场,履行了全部入世承诺。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度评价”了中国入世之后的表现。他说:“在履行世贸组织义务方面,中国表现得相当不错,但并非完美。不过在我看来,目前还没有哪一个世贸组织成员能够做到完美。”
而作为我国轻工业领域的支柱产业,家电行业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家电行业在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产品结构得到了改善,产业布局也更加合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产制造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品牌集中度相对较高,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一些优势自主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引领行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家电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2332个,从业人员122万人。家电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42亿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9184亿元。截至11月家电工业完成利税总额554亿元、利润总额387亿元。 制造业挑战大于机遇 “中国制造”处境尴尬
在看到我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要远大于机遇。
以机械行业为例,入世十年我国机械行业历经了“适应到应对、被动到主动、跟随到抢占”的进程,较好地完成了量变、积聚能力的前期准备,为下一步实现质变、完成由大变强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虽已是机械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目前,我国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投入不足,共性基础关键零部件和工艺技术发展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先进技术和高端装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产业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与工业发达国家同行相比差距明显;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主导,产品实物经济与制造服务经济比例失衡;产业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利用全球资源和业内话语权与大国地位不匹配等。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的制造业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刻,正站到面临艰难选择的十字路口。
李长安指出,时至今日,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末端,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为数不多,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及盈利水平的提高。
此外,中国制造业被外资控制的危险日益增大,“中国制造”面临名不副实的尴尬境地。目前,中国的外资企业已多达60多万家,世界500强几乎悉数来华。在工业领域,外资对中国产业控制度最高的是制造业。十年来,外资对制造业市场控制度基本在30%以上。其中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决定性因素,高技术制造业总体外资控制度近几年已经达到近70%的水平。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在“2010年中国外贸200强”中,有152家上榜是外商投资企业,合计涉及出口值3102.7亿美元,占200强企业出口总值的比重高达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