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专家11日遭暗杀事件继续在发酵。伊朗14日指称,有证据表明,美国特工是事件的幕后黑手。在伊朗与美国摩擦不断增加的当下,伊朗的这一指称如果属实,不仅将进一步激化伊美矛盾,也会给美国的国际声誉带来消极影响。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石油战争”,是否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已经成为美国用来鉴别朋友与非朋友的标尺之一,在这背后则是美国挥舞的制裁大棒。不过,在国家利益面前,许多国家的立场均显摇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防部日前已根据中东地区美军司令官的要求,秘密向科威特增派了约1.5万人的作战部队和战舰,这是近十年来美军首次大规模向科威特增兵。美国官员表示,这种增兵之举并不意味着要发动战争,而是作为一支快速反应和应急部队,以防美国与伊朗因伊朗核问题的对峙局面导致军事冲突。
“石油战争”升级
相比在暗杀事件上的争吵,美伊之间的“石油战争”更是愈演愈烈。就在美国不断游说和“威胁”相关国家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同时,伊朗日前也发出对应警告称,伊朗可能会视任何与西方合作的海湾石油输出国为“帮凶”。
伊朗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代表卡提比14日警告说:“如果波斯湾的石油输出国决定增加石油产量,替代伊朗石油供应,那么它们将为以后发生的一切承担责任。我们无法将这些行为视为友好。”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此番表态或是针对沙特而发的。此前沙特政府表示,如果美国与欧盟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禁止伊朗出口原油,沙特的原油供应足以应付全球需求。
多国立场摇摆
与沙特的美国铁杆盟友形象相比,美国最近游说的一些“朋友”有的表态模糊或立场摇摆,有的则明确表态不会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
美国财长盖特纳刚刚离开日本,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就表示,盖特纳访日期间,日财长安住淳所言“日本将逐步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仅仅代表其个人意见,不代表政府立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也表示,他认为,在处理伊朗石油进口问题上,日本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不能完全按照美国的时间表和要求来做。
而作为伊朗原油第三大消费国的印度,日前也发出可能拒绝配合美国的信号。印度内阁一名高级官员12日对外界表示,将继续与伊朗开展石油贸易,且印度不会稀罕向美国方面争取霍尔木兹海峡的禁运豁免权。
事实上,拒绝配合美国制裁伊朗的还不止印度。10日,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曾访问土耳其,呼吁土耳其加大对伊朗的制裁,但土耳其方面却一口回绝了美国的要求。
美国持续加压
美国政府在游说相关国家对伊朗进行“围堵”未取得理想效果之后,13日,奥巴马政府制裁了三家对伊朗出售汽油的公司,其中包括中国珠海振戎公司。
与此同时,在增兵科威特前,目前美军已有两支航母战斗群游弋在临近波斯湾的阿拉伯海海域,并且第三支航母战斗群,也正赶赴这一地区。
15日,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则发出警告说,伊朗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或与西方进行谈判,或遭受更严厉制裁。他同时表示,英国目前尚未考虑立即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但“从长远来看,各种选项都不会被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