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车业的今天是中国房车业的明天吗?
中国以房车旅游为代表的消费方式正逐渐被公众所了解和接受。不过,由于一直没有专门的政策和标准,营地不足、法规不健全、国内房车生产商对进口技术和部件依赖度高等问题,房车发展了十多年尚未真正打开局面,尤其是在近几年高速增长的中国车市中,房车这一细分市场成了“后进生”。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而在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旅游房车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此后,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房车露营地,并重申将旅游房车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不过,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对国内房车市场促进有限。
保有量仅4500辆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公路上,房车早已不再新鲜,房车的普及率亦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房车旅游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21世纪房车网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月1日,美国房车保有量已经超过880万辆,而欧洲的房车保有量亦高达565万辆,日本也有7.8万辆;此外,美国房车工业协会(RVIA)的调查数据更显示:约有800万美国人常年居住在房车内,9%~10%的美国家庭拥有房车,每户家庭年使用房车50天以上,每年1300万德国人开着房车去度假,欧美国家开着房车去度假的人数每年以20%~40%的比例递增。
在汽车销量已经超过1850万辆、汽车保有量亦已经突破1亿大关的中国市场上,房车至今仍是个“稀罕物”。据了解,目前我国房车保有量仅有约4500辆,这对于年销量已经跃上千万辆级台阶的中国车市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财经日报》与新浪联合推出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55.8%的受访者认为,2012年中国房车市场难有明显增长。不过,有接近60%的人认为,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及生活态度的转变,以及中国汽车消费的进一步成熟,中国房车产业即将步入快速发展的初始阶段。
关键在于政策
目前,房车旅游消费市场还未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虽然国家已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但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行业对房车旅游市场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均不够。同时,由于缺乏相关大型房车企业,国内房车生产商的规模和研发设计能力尚欠成熟,对进口技术和部件依赖度高,导致房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房车消费受到明显制约。
“主要还是国家政策对房车的关注和支持较少,例如在牌照和驾照上仍未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用户使用不便。从市场情况来看,中国消费者对房车的关注也还不多。房车市场的消费者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要有一定的"闲钱",二是必须要有"闲情",但在中国,虽然有钱人很多,但是这些有钱人的时间很少。”长城房车销售总监刘玉蛟告诉本报,现时国内每年的房车销量大概在500辆,其中还包括了进口车。与欧美国家数十万辆的销售规模相比,目前中国房车市场仍处于欠发展状态,产业链建设十分不完善,尤其是零部件配套几近空白。
“某些零部件很可能只有一家,垄断性很高。”刘玉蛟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国内房车的零部件配套供应链不完善,很多零部件都是需要靠进口,直接推高了房车的生产成本。一些国内的生产企业也不愿意卖给国内整车厂,以出口为主,而很多国外零部件生产企业也不愿意进来,因为市场没形成规模,生产量小,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很多专业房车的零部件,例如遮阳帘、抽水马桶等都是进口的。这样一来,用户因为售后维修保养不便捷,使用成本也很高,房车消费受到制约,即使企业能生产出较高性价比的产品,销售局面仍难以打开。
刘玉蛟还谈道:“对中国房车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肯定都是看好的,但未来3~5年内销量都不会有很大的增长。”房车旅游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市场需求、企业经营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而关键就在于政府对于房车产业支持和鼓励政策的落实。
“《意见》并非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定下来,难以享受任何实际鼓励支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房车企业负责人则表示,由于牌照、驾照、营地建设等行业标准或政策的缺位,不仅国内房车制造商发展遇到尴尬,消费者对房车的使用亦问题重重:露营地建设也缺乏统一标准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范,各种投资主体建设的露营地水平参差不一;驾照管理办法对房车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也没有专门的房车牌照;拖挂式房车虽然能够合法上牌,但能否上高速,上高速后如何收费亦未明确。此外,“目前产业链仍尚未形成,也没专业的行业协会去统计房车市场的情况,没有人知道确切的销售数据。”
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房车行业的发展更多是“放任自流”,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方案,对自行式、拖挂式房车的类型划分、领取牌照、驾驶证、上高速以及有关房车使用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