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汽车出口延续了国际经济危机以来的快速回升趋势,首次超过危机前的最高出口记录,达到84.99万辆,继续以50%的增速续写着中国汽车出口未来的前景。
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相比,中国汽车出口几十万辆的年出口量与千万辆级的国内销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尽管近年来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看到,中国汽车出口已经度过了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正朝着良性和可持续的方向推进,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2011年,中国共出口整车(含成套散件)及各类底盘84.99万台,同比增长49.96%,出口金额109.5亿美元,同比增长56.72%。除出口总量增加较快外,2011年的汽车出口还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之处:首先,轿车在出口数量上首次超过载重车,成为出口量最多的车型,同时,轿车出口在过去的一年增长最快,同比增幅达107%;其次,汽车成套散件出口增多,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建立组装厂,企业以成套散件的方式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再次,出口整车的平均价格与2010年相比略有上浮,但大中型客车的出口平均单价出现大幅提高,增幅近30%;最后,俄罗斯重新回到我国汽车出口目的国第一位的位置(出口数量),巴西则成为过去一年中进口中国汽车速度最快的国家,数量增幅超过300%。
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汽车出口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定位低端、价格低廉的特点,恰恰满足了多数发展中国家汽车普及的需要,短时间内快速进入了很多地区,从而引起了一些国家的警惕。例如,巴西政府于2011年9月15日突然颁布了明显针对中国的汽车工业产品税新政策,受此影响,巴西市场上的进口汽车成本将上涨25%至28%,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在当地无法竞争。
对大多数汽车出口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网络和备件供应,成为制约汽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尤其对于一些刚刚进入的新市场,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汽车市场,排放、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较高,企业进入的认证过程耗时长,程序繁杂,费用高;同时,这些地区的市场饱和度较高,品牌结构比较稳定,中国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面临众多困难,从目前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入的条件。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上涨,给汽车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虽然部分产品能够通过提高生产率及合同条款的制定来消化此种压力,但是持续大幅的汇率波动仍然使出口企业难以把握,最终只能提高价格,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出口企业实力参差不齐,数量众多,必然会带来竞争加剧甚至恶性竞争的问题,造成企业整体利润降低,品牌形象受损,不利于国际化的可持续战略。因此,出口秩序的规范需要更加严厉的措施,对故意扰乱出口市场,恶性价格竞争,以及极端不负责任的企业要有惩罚措施,维护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