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28日在金牛基金论坛上表示,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应该可以保持在8%以上,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速可能趋稳,但此后能否反弹尚不能确定。他提出,当前需求层面的政策空间并不很大,应当更多关注供给层面的政策,推动电力、铁路、石油等基础部门的改革。
经济不确定性较大
刘世锦表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延续了回落的态势,不确定性超过了以往。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如果考虑到闰年的因素,工业增加值的实际回落幅度要更大一些。前两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较去年全年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增速为-1.5%,是投资整体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他认为,业界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风险的担忧,反映了未来资金回报的不确定性,这实际上是对潜在增长率的疑虑。从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增长态势看,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的经济潜在增速很有可能要下一个台阶,经历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阶段转换。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也似乎说明这种增速阶段的转换已经开始。
“今年的经济增长保持在8%以上,应该说是有潜力和可能的。”刘世锦提到,今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速可能趋稳,但是此后能否出现反弹,尚不确定。从投资来讲,应当改变基础设施投资的负增长态势,使其有所回升。当前商品住房销售增速下降,未来房地产投资不出现明显下滑,对于稳定投资增长相当重要。
消费方面,刘世锦表示,汽车产销量的回升将是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这一变化尚未出现,未来几个月可以期待汽车消费的明显改观。
外需方面,目前发达经济体出现了积极的迹象,欧元区增长情况没有预想的糟,美国、日本增长情况比预想的好,这对我国的出口比较有利。全年我国出口增速有望达到10%至15%,出口增长将有效带动国内的设备投资,这对投资增长也是一个积极因素。
注重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
刘世锦认为,物价的压力暂时减缓,全年可以控制在4%以下。但农产品涨价和国际油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未来物价走势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均将面临比较明显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
对于宏观调控,刘世锦表示,货币政策在前期比较紧的基础上可以有所松动,比如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不能期望再一次为保增长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结构性减税的空间确实有,但是不能高估。除了需求政策,未来要更加重视以改革为导向的供给政策。
刘世锦认为,未来应以价格、投资“双放开”为重点,推动基础部门的改革。这种改革在增加供给的同时创造投资需求。此外,通过加强竞争降低成本,缓解要素价格上升的压力。首先是电力行业,价格不顺导致电力开工和投资不足,未来一方面要理顺价格,另一方面要在发电等环节引入市场竞争;其次是铁路行业,要放开市场准入,以合适的项目来吸引投资者,同时铁路系统的改革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第三是石油行业,要逐步放开原油进口,实现竞争性的定价。除此之外,金融领域还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