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这意味着我国电煤市场化改革乃至整个煤炭产业链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双轨制的合并,将对今后煤炭市场价格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曾因煤炭行业成本上升、全行业入不敷出而提升煤价。但由于近年来电力行业承压亏损,煤电矛盾突出,国家屡次对电煤价格进行限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煤电市场化改革十分被动。而国家指导价格由于只能在市场煤与重点煤价格相近时发挥决定作用,随着价差上升,合约执行的道德风险显著增加。
此次电煤价格并轨,市场煤价定价机制将发生诸多变化。首先,虽然电煤依旧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但非市场化手段干预的力度大大减弱。煤炭价格将充分体现开采、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也将反映煤、电双方对即期、远期市场供求关系的判断和预期。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市场价格变化速度和波动幅度可能更为敏感和剧烈。
其次,在市场价格灵活度上升的过程中,煤、电双方必须找到市场化的方式,平滑价格曲线,减小经营风险。这在2013年长协签订中已有初步体现,一些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均已选择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以防止市场突变带来的冲击。未来,随着煤炭金融产品的发展,企业平抑价格风险的方式也将增多。
最后,随着煤炭市场交易量和交易主体活跃程度提升,全国性和区域性交易中心在公允价格发现和交易价格形成过程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集中交易的场所,交易平台将有效降低信息成本,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同时,全国性交易中心、重点区域和代表品种的交易指数也将成为煤炭市场运行的晴雨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