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和宝钢的联合重组历时4年仍未开花结果,但各种迹象又表明两者的重组谈判仍在继续。
包钢集团和宝钢集团的联合重组历时4年仍未开花结果,但各种迹象又表明两者的重组谈判仍在继续。有分析人士称:“目前二者的重组正在进行,主要取决于当地国资委的支持。”
包钢旗下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家上市公司。两只股票的走势都很凶悍,2011年开年至今,包钢股份上涨103.8%,包钢稀土也在一年时间里从20多元逼近现在的100元大关,累计上涨近5倍。
有分析师表示,宝钢的重组意愿还是吸收合并,涉及资产层面的联合,在内蒙古当地成立一家公司并对包钢进行控股,将包钢旗下的主业钢铁资产进行合并。但是包钢如此涨势,又为宝钢与包钢的联姻添了一份坎坷。
包钢纠结的重组之路
包钢的重组不是一两天,但是并不顺利,4年来的历程各种纠结。目前依旧“待字闺中”。
最初,国家想对全国的稀土产业分成南北方进行整合。中国稀土分为北方包头市的轻稀土和江西等地南方中重稀土。2001-2003年间,当时的国家经贸委提出组建南北两大稀土集团的计划,南方由中国铝业牵头,北方由包钢牵头。
但最后产业重组失败,跨所有制、跨地区成为最大的难题。不仅是行业的整合,集团层面的重组包钢也一直在尝试。最剪不断理还乱的一段,就是和宝钢集团的联合重组。
包钢与宝钢的联合重组可以追溯到2007年,彼时宝钢即与包钢签订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4年期间,宝钢先后将新疆八一钢铁、广钢、韶钢以及宁波钢铁收入麾下,与包钢的联姻还迟迟没有结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人士表示:“近几年,宝钢和包钢一直在进行接触,但两者分属于央企和省属国有企业,谈判艰难。”
钢铁企业重组,重组方都希望选择有一定优势、拥有较好资源的企业重组,但这些企业往往又是发展势头较好、效益又不错的地方龙头企业,当地政府不希望看到其被兼并。两个利益方诉求难调和。
国元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作为稀土龙头,包钢稀土的长期趋势仍然非常乐观。宝钢重组包钢需要过内蒙古国资委这一关。而前述包头市发改委官员表示,目前,包钢稀土效益很好,政府不会同意宝钢重组包钢。
不过对于已经下了4年功夫的宝钢来说,显然不会轻易放弃包钢。宝钢最渴望的重组模式是控股包钢,不过这一设想阻力重重。
据悉,宝钢集团已多次探讨企业并购重组的战略策略,试图淡化控股权等以前比较重视的权益,而是通过优先占位的方式,先拿下话语权,再努力争取在合作的过程中图谋更大的权益。
联合重组势在必行
“十二五”开局之年,国资委将深入推进央企布局结构调整,推进联合重组。
在2010年12月23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王勇首次全面谈论推进央企结构布局调整思路——在重组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明年将规范央企推进与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并购重组。
在此背景下,集团层面的联合重组成为重中之重。宝钢系、武钢系、山钢系的并购重组都是在集团层面。鞍钢系重组直接涉及的上市公司是本钢板材(8.53,0.00,0.00%),未来存在换股合并的预期;河钢系中唐钢集团的重组则涉及唐钢股份、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
宝钢、鞍本、武钢等大集团也将进一步完成鞍本、广东钢铁、广西钢铁、河北钢铁和山东钢铁等集团的实质性重组,推动鞍本集团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和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山西省内钢铁企业等大型联合重组。
不仅是政府层面的推动,行业整体环境也要求钢铁资源不得不进行整合。价格下跌、产销低迷以及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国内钢铁企业的普遍难题。为摆脱困境,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一条必走之路。
长期以来,国内钢铁业的并购重组进程非常缓慢,其原因主要是跨地区并购难度较大,已经完成的重组多为各省内的政府主导行为。
并购重组将大幅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集中度。预计合并后的宝钢系产能达到6000万吨,武钢系和河钢系产能也将达到5000万吨,鞍钢系和山钢系则达到4000万吨。
而从长期看,并购重组将增强我国钢铁企业对上游原材料和下游产品客户的议价能力,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整体上市是主要重组方式
有业内人士分析,包钢集团的重组也不排除整体上市的可能,整体的业务链完整,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是基本的要求。集团公司层面,逐步将存续企业消化之后再实现整体上市。同时,市场选择A+H的模式为主。
2011年3月,包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3亿股A股股票,收购包钢集团持有的巴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和白云鄂博铁矿西矿采矿权。可以看做是包钢股份向上打通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天相投资研究报告指出,白云鄂博铁矿西矿铁矿石资源储量为6.67亿吨,主要集中建设了采矿、选矿、矿浆输送管线和浓缩尾矿干堆处理四大工程项目,目前四大工程已全部投产,年产铁矿石能力达到1000万吨,预计铁精粉约5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