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日讯 发改委祭出的房地产调控利剑——“一房一价”实施已满月,然而,开发商见招拆招的情况普遍存在,部分城市从昨日起才正式开始实施“一房一价”。
“五一”期间,本应闪亮登场的“一房一价”出现“哑火”,亮相伊始即被贴上执行不到位的标签。记者调查发现,开发商“阳奉阴违”的价格申报方式制造了阴阳房价,给购房者以享受折扣的假象。 >>>详细
开发商“高报低开”政策执行打折扣
虽然“一房一价”标得挺齐全,但记者采访发现,面对明码标价的要求,很多开发商玩起了价格游戏,把商品房备案价格定得远高于销售价,而两者之间的价差就是开发商坐地起价的空间。
在济南一在售项目的标价表上,记者看到,标明已经售出的几十套房源,实际成交价格与销售价格(报价)无一一致。一套标价89.7万的房子,实际成交价格为85.2万,而其它成交房源,实际成交价格与销售价格之间也有2到5万之间的价差。而规定中的“优惠折扣及享受优惠折扣的条件”并未在这张表上出现。
北京“一房一价”新政满月 多数楼盘贯彻不力
尽管当初颁布时业内对“一房一价”执行效果的预测就不是很乐观,但还是没想到执行效果会如此之差。昨天,北京市“一房一价”执行新政正好满月,记者发现明码实价的规定在楼市没有得到贯彻。
广州执行"一房一标价"者寥寥
某楼盘售楼部出示的认购书中赫然列明要交“律师见证费”;在新房上市量占广州三成的花都,记者暗访发现执行“一房一标价”者寥寥;市区二手楼市“一房一标价”更是难觅踪影。
开发商招数不断“一房一价”满月成绩单令人忧
事实上,遏制开发商坐地起价的办法不是没有,而是有的地方不愿用而已。有专家认为,一次公开全部房源明码标价销售,已经给开发商捂盘划定了清晰的界桩。现在的问题是,对开发商不明码标价卖房,要明确处罚细则,要提高执行力,避免开发商钻空子。如果开发商不在规定时间内一次公开全部房源信息明码标价销售,只要查证属实,相关部门不仅要督促整改,而且要启动处罚程序,让开发商付出违规代价。
当然,从根本上讲,要让地方政府履行房价调控的责任,认真督促开发商做到“一房一价”,需改革绩效评价机制,纠正唯GDP马首是瞻的短视政绩观,减少对房地产财政的依赖。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相关部门还应该在一房一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实、权威、可信的信息公布平台,购房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最全面的真实信息,这才能保证购房者真正实现明白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