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北京市将通过财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产业引进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将通州新城打造成为北京东部地区继CBD后一个新的发展磁极。
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北京市政府目前已经正式印发《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年时间实施八方面重点任务,打造通州“一核四区”空间布局,并将通过规划建设通州新城至首都机场快速路、引入一批大学分校、综合儿童医院及幼儿园等配套设施。
为了保障通州新城建设的顺利进行,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在建设资金筹集方面,政府将坚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除了新城土地收益优先定向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外,还将设立通州新城建设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通州新城土地收益、市政府专项补助和未来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收益。此外,每年市政府投资也安排不低于20亿元,加快实施外围重大交通和资源能源项目,保障建设需求,市一级财政总投入将达百亿元。
按照行动计划,通州新城的功能定位被锁定在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中心城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世界城市新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新城市,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新城三大方面。
在具体功能的划分方面,行动计划明确了新城应该重点建设“一核四区”,其中一核是指通州新城核心区,四区则分别是指文化旅游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际医疗康体区、环渤海高端总部集聚区。
“我们希望用3年左右时间奠定新城核心区架构,也就是核心区启动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四个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一核四区’空间布局,城市外围交通和能源资源保障设施基本完善,例如核心区标志性城市建筑群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谈及新城建设进度时透露。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赵弘认为,与其他区域相比,通州新城作为北京对外的东部门户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顺义空港、天津海港轴线以及东长安街延长线的交会点,有着重要的空间占位,以通州为核心发展运河商业区,建立适应现代化新城的产业,使百姓“有城有业、宜居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