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后,各省区市陆续召开本地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本地2012年的经济工作基调和目标任务。在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各地则对“稳”和“进”各有侧重。
本报记者综合各省区市的经济工作会议内容来看,相比较而言,东部省份更多强调今年形势的复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困难,更加侧重于稳定增长基础上,加快结构转型;而西部省份则更加强调“进”,强调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东要“稳”西求“进”
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全省经济工作基调为“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这一基调就是要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势头,继续在高位的平台上有更大的发展,“跳起摸高”、加快发展。
预计2011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经济增长速度在14%~15%,成功跻身于“2万亿俱乐部”。而四川已经连续几年保持这一高速增长的势头,4年时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万亿元。
事实上,不只四川,中西部地区大多在“稳”和“进”中持有相近的态度。比如,河南省委则把“持续求进”作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要求“在‘求’字上下工夫,在‘求’字上来贯彻中央的稳中求进。”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表示,“持续求进是河南明年(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不仅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也体现了在‘求’字上做文章的河南特点。”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更表示,“全国之稳不能一律稳,在全国稳中求进的大局中,有的地方要快一些,有的地方则稍缓些,这个大局中湖北扮演的角色就是竞进,这是湖北应该担当的责任。”
而江苏强调2012年经济工作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尽快把经济增长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浙江则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目标,确定“调结构、抓转型,重投入、兴实体,强改革、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的思路。
3日召开的广东省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矢志不渝推进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这一基本原则,把加快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和可持续性”。
东重转型、西强投资
对于“稳”和“进”的选择,其实也反映了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状态。最近几年中西部地区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该地区的速度与东部地区形成鲜明对比,而高速增长带来了总量的扩大,总量扩大又带来了增长的加速度。
2011年,全国三分之二省份进入到“万亿俱乐部”。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提高可以进入到一个加快发展的阶段,总量上去不会停下来,而且中西部地区增长空间很大,薄弱环节很多,因此还会保持甚至更高的增长。
事实上,这种总量提高带来的加速度在东部地区就已经体现过,现在这种加快增长的轨迹开始作用于中西部,安徽在2009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成为第1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而安徽2011年的经济总量就有望超过1.5万亿元。而四川在2007年超过万亿之后,4年后突破2万亿。
因此,在刚刚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的中西部地区,其“求进”的心理就不难理解。盛毅认为,经济总量上了一定规模之后,发展的余地就增大了,包括承接产业转移、结构调整等,而经济规模扩大,当地也可以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地区发展也赢得更多优势。
李鸿忠就表示:“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科学研判湖北发展的历史方位,湖北的历史使命、省情实际决定了必须加快发展。”而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发展”是四川作为西部省份需要坚持的取向。
事实上,在“稳”和“进”不同侧重的基调下,各地经济发展模式和动力也不尽相同。从各地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注重稳的东部地区更加要求结构调整,而求“进”的中西部更加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大,强调投资的拉动。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表示,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平稳增长将常态化,转型升级将成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
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则十分强调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比如,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强调,要把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在项目建设上,要做到强力推进、重点引进、服务跟进。
不过,盛毅也表示,更大规模的经济总量一方面使得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要支持进一步的发展所需要的结构也会不一样,“支持1万亿的结构和支持2万亿的结构肯定会有所不同,越往上走,越需要结构提升,增加科技含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