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至20.5%,这是过去3个月内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将其解读为中国货币政策即将转向宽松的一个信号。不过,惠誉周一表示,中国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缓解银行业愈加吃紧的流动性状况,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
事实上,如果考虑到当前中国实际利率依然为负和1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涨幅依然高达4.5%的现实,我们就很难相信中国央行真的会放松货币政策。只要看一看今年1月令人失望的银行贷款数据就不难理解央行此举的动机:今年1月中资银行共计放贷7,381亿元(约合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29%,远远低于分析师的预期。这或许才是促使中国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真正原因。惠誉估计这次存准率下调50个基点将释放约人民币3,750亿元资金。
但是,还有一项重要的数据似乎被人忽略了:上个月,储户将8,000亿元(约合1,272亿美元)资金撤出储蓄账户,达到12年以来的最快速度。存款从银行体系大量流出或许是银行放贷锐减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从银行体系内大量流出的原因则是负利率。
即便按照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自2010年2月以来至今年1月底中国已经连续23个月实际利率为负值(存款利率低于同期内物价涨幅)。负利率意味着储蓄存款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不断缩水。为了避免资金贬值居民和企业会将存款从银行内提出转而寻找其他可能保值增值的渠道。仔细研究一下中国的官方数据就能发现,除了在2009年短暂为正值之外,中国实际利率水平在2007年和2008年也曾长期为负值。长期负利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背景下出现的最令人费解的怪现象之一。
利率作为一种金融市场的分配机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是担当分配金融稀缺资本的标准,通过利率机制能够把稀缺的资本分配到经济效率更高的地方。二是诱导居民将剩余资金用于贷款市场作投资之用,即民众的储蓄增加。只要市场利率为正值(利率高于同期通货膨胀率),利率机制就能正常发挥上述两项基本功能。
当通货膨胀率超过相同时期内存贷款利率时,就出现了负利率。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真实利率几乎不可能出现负值,因为如果利率为负值,居民储蓄就会纷纷流出银行存款体系,另外寻找让个人财富不贬值的地方。 长期的负利率会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是财富转移,将储户的财富转移给信贷接受者;二是制造虚假繁荣,大量储蓄存款从金融机构流出投向房地产、贵金属或其他投资投机领域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只有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政府才会用超低利率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而且即便最冒险的政府也不敢长期实行负利率政策。长期的负利率难道是为了刺激中国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宣称拥有全球最快增速的经济体而言,这样的解释显然很难自圆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