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企业生产73.1%的钢;3.2%的企业生产60%的钢,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已经是集中度比较高的了”,日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冶金业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在某个会议上,如是评价了当前钢铁行业集中度。
据悉,《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目标,将“通过兼并重组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但赵喜子对此评价说,“5%的企业生产73.1%的钢;3.2%的企业生产60%的钢,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已经是集中度比较高的了”。
据其介绍,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包含国有和民营共有500多家。“其中有28家是500万吨以上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产钢4.99亿吨,占比73.1%;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16家,产钢4.07亿吨,占比60%”。
赵喜子提出,提高集中度的工作着力点,“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把重点放在中小企业群的联合重组和去留问题上,比较现实的途径是,推进100万吨规模以上的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或兼并重组”,而“规模只有几十万吨、十几万吨的小企业,因为其不是优质资产,兼并主体不愿问津,这些企业目前不少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他们严重冲击行业的产量、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
赵喜子透露说,目前我国民营钢铁生产企业有400家左右,其中100万吨规模以上的有130家左右,其产能占全国民营钢铁的80%以上;3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37家,总产能在2亿吨以上,占全国民营钢铁的60%;500万吨以上有15家,1000万吨以上有6家。“300万吨以上企业,企业数只占9%,但产钢占60%,集中度大大提高”。
“我们常说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只有3家或5家左右,集中度很高,但我国钢产量是他们的6倍多”,赵喜子直言,“不能简单地与国外类比”、“我国集中度覆盖面应是20多家规模在500万吨以上的大型特大型企业,而不是10家,更不是3至5家”。
需说明的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一度以“行业前十家产业集中度”为指标,即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不断推进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由此不断提高。数据显示,行业前十家产业集中度这一指标在2005年为34.7%,2010年则上升为48.6%。《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则进一步提出了将“48.6%提高到60%左右”的目标。
针对这一指标,赵喜子直言,“如果只看前10家,把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太钢、最好的特钢企业兴澄也‘拒之门外’”,赵喜子进一步指出,这样会使“行业前十家产业集中度”这一指标“失去了意义”。
“看一个行业的集中度,要看产量最高的企业集群所占比重,也要看这个企业集群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他认为,“500万吨以上产能的企业,完全具备工艺装备、节能环保、品种质量等优质条件,这些企业群体是集中度的内核。因此,将钢铁企业前20多家作为集中度衡量标准,符合中国国情,符合钢铁工业发展的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