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钢协内部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5.4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8.25亿元,降幅达106.62%。这也是钢铁行业今年以来连续第二个月盈利指标亮“红灯”。而1至2月,大中型钢铁企业更是累计亏损28.04亿元,同比减少191.47亿元。
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室主任周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几乎占到世界的50%,但钢铁企业散兵游勇多,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现状极不利于整个行业发展,促进大型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他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着供给与需求脱节的困境。在他看来,《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制定,能够促使整个钢铁行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行业集中度及行业技术标准,逐步淘汰耗能高、生产效率低的企业。
长江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元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行业最重要的是供给问题,其产能过剩状况与无序投放和竞争有着很大关系,如果通过兼并收购能够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将对行业供给状况有所帮助。
本报记者从工信部网站上看到,今年以来,已有河北省唐山渤海钢铁集团联合重组方案、首钢和通钢兼并重组方案获得工信部批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致电首钢集团宣传部吴建新处长,他表示,目前首钢和通钢的兼并重组已基本完成。
降低产业退出壁垒
“在行业本身形势不佳的状态下推进兼并重组,将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良性轨道上发展。但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协调地方利益冲突,降低产业退出壁垒。”刘元瑞说,钢铁行业的产业链辐射比较广,对当地经济拉动作用不可忽视,较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多方面支持,而地方政府出于保护本地经济发展的考虑,也会倾向于对这些企业施以信贷、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扶持,使面临退出的企业得以继续生存。
周劲也认为,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涉及到地方利益和企业利益,怎样进行利益分配,如何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效果,是其难点所在。
对此,刘元瑞提出,一要完善退出机制,研究如何就地方受损利益做出补偿或通过其它途径协调解决;二是优化产业布局,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尽量将企业向原料丰富、交通便利等具有腹地经济优势的区域转移。
让市场决定利益分配
“尽量交给市场去做,靠强行推动恐怕很难。”刘元瑞认为,制定相关指导意见为的是引导企业沿着市场化的方向做,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去干预。
他认为,在采用市场化手段运行过程中,必然会经过一段阵痛期,即首先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而在这种状态下,“产业链上企业的日子会很不好过,企业在这种时候一定要顶住压力。”
“应减少兼并重组中的壁垒,尽量减少人为限制。”刘元瑞认为,单纯的行政推动和简单的合并,对产业未来的长期发展并无太多有益帮助,效果也不会明显。他认为,钢铁行业已经发展多年,是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因涉及利益链较长,对经济影响也很大,其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从钢铁企业前期兼并重组的效果来看,周劲认为,某些区域内的钢铁企业存在联而不合、各自经营的情况,尤其是跨地区的兼并重组,牵涉到多方利益,虽然名义上进行了兼并联合,但仍然存在有名无实的现状。
她建议,政府应做好引导及外部管理工作,可以适时推出资源税和环境税(并不只针对钢铁行业),以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主导企业盈利空间。
“希望通过兼并重组,钢铁行业能回归到正常的均值水平,不再出现净资产收益率低于资金成本的情况。”刘元瑞表示,改变目前钢铁行业的收缩现状,使其回到市场正常的产业资本回报率水平上是期待中的改革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