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兑人民币7.9980元,创2002年6月以来的新低,10年来首次跌破“8.0”整数关口。此外,受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消息影响,北京时间23日,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1.1%,报收于每欧元1.2684美元,此前曾最高下跌1.3%,创下两个月以来的最高单日跌幅。分析师认为,如果欧盟领导人峰会不能就发行欧元债券、财政紧缩以及经济增长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欧元可能会再度遭受打击,并进一步下探年内低点,在“7时代”附近徘徊。
欧元重回“7时代”,中欧贸易警报也随之响起。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欧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升值加快,中欧贸易前景并不乐观。此外,有消息称,欧盟正计划修改其16年前制定的贸易防御体系,这项修订意味着中欧未来的贸易摩擦将加大。
大商所期货学院教委委员刘新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欧元进一步贬值,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有两部分,第一,直接以欧元作为结算的那部分。欧元贬值对中国出口欧洲而言是个坏消息,对欧洲出口中国是好消息;相反,对中国进口欧元区商品又是利多,而对欧洲进口中国商品就是利空。第二,是以美元作为结算的那部分可能也会产生影响。在欧元大幅贬值后,一些受访外贸企业表示,对中国而言,由于欧元不是主要结算货币,对我国企业出口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对进口却是利好。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外主要盯住美元。如果欧元贬值,那么相对应的美元升值,这对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环节使用美元进行结算是有利的。刘新涛警告称,中国出口欧洲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附加值比较低,进口的则是一些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假如欧元兑人民币持续走低,对中国而言由于本币升值出口成本提高,势必会导致企业在结算的时候采用最近开始企稳的美元。
欧元贬值虽然对欧元区出口有利,但从整体看未必是好事。全球的投资者对持有欧元以及欧元资产信心下降,势必会转而进入其他市场,比如美国,这样会导致大量资本外流。如果欧元贬值的步伐持续,外流资本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资本空心化”。刘新涛认为,短期内欧元区为了刺激增长就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大量印钞;其二,提高利率。就目前欧元区的实际情况看,这两个办法都不能采用,因为使用以后弊大于利。目前欧洲市场需求本就不够景气,欧洲客商购买力已然下降,而欧元的贬值无疑会令这种情况更加恶化,在市场层面对企业出口造成更多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