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成功的钢材市场模式,被大量模仿、重复运作,当全国的钢材市场、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林立时,不少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这将是灾难性的后果。“狂欢盛宴后,谁来埋单?”
成也融资,败也融资
一位钢贸商说,前几年他一分钱贷款也没有,很多银行都来找他,让他贷款。“看看圈内很多人都贷了款,而且实力还不如我,我也终于也开始贷款。那时银行放款,就像天上撒钱。”
“一次又一次,银行给的钱越来越多。钱一时用不了,我就投资到了房地产,或者有人向我借,就借人了,还能赚点息差。”他说,“好了,现在银行风头一转,马上要收贷款,让我们到哪里去筹钱呢?”
“融资就是一条不归路,好怀念以前‘无贷一身轻’的日子呀。”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曾表示,不论是早些时候的无锡老板跑路,还是南京女老板自杀,还是最近发生的诈骗案,都暴露了钢贸商融资成本太高的问题。“现在对钢贸商来说,不贷,是死路,贷了,就是条不归路”。
她继而指出,“我想任由钢贸商自生自灭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受到歧视,其实钢贸商现在出现的问题,是所有的行业出现的问题。如果银行不给钢贸商贷款就意味着不给钢铁行业贷款,也就意味着不给基建贷款,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就没完没了了。”
“有些银行一味听信媒体炒作,而不加区别的将钢贸企业一棒打死,也反映出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一位分析师直言。
有钢贸商也表示,“融资,并非‘潘多拉的盒子’,控制好融资比率、提升贷款人素养和知识面,我觉得会是度过这场危机的良药,当然,良药苦口”。
反思钢贸发展模式
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日前表示,中国钢铁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率近年来持续下滑,已从2007年的7.26%降至2011年的2.42%,处于全国工业领域最低水平。
当“钢厂吐血的时候,钢贸商只能挖自己的肉了”。钢贸商刘先生坦言,“钢贸微利,而那不足3%的利润,来支撑银行利息,无异于等死。贷款的路子是走不通了,还是做点实实在在能挣钱的生意,才是硬道理。”
上海强冠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航认为,钢贸发展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目前钢贸行业的门槛太低,钢贸大军臃肿且良莠不齐。他说,“见一块蛋糕好吃,大家就会蜂拥而上,从而造成了今天‘僧多粥少’的不利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钢材市场2000多家,钢贸企业20多万户。其中,在国内最大的钢贸企业集散地上海,就集聚了12000多家的钢贸企业。
曾几何时,伴随着“逸仙模式”的出现,第一次诞生了钢材现货交易,这种创新的模式,红火了十几年,带旺了整个上海乃至周年地区钢贸事业的兴盛。
而如今,需求不振、信贷骤紧、行业无序扩张,多重因素发酵下,钢贸行业已走到危机前夜。
当一个成功的钢材市场模式,被大量模仿、重复运作,当全国的钢市、担保公司,像雨后春笋般遍地林立时,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这将是灾难性的后果。此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行业发展的呼声不断响起。
“狂欢盛宴后,谁来埋单?”于是,无数忙碌的钢贸商、钢材市场的老板终于能够静下来,开始反思并寻找钢贸与钢材市场发展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