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国内“十八大”也已闭幕,近日钢材市场的焦点,再度回落到供需基本面上,而前期累积的钢贸行业信任危机、资金压力问题以及钢市供需矛盾问题逐步凸显。
上周末,国内钢坯累跌70元/吨,直接引发钢价大幅跟跌,由此打开新一轮钢价下跌的通道。周一(19日)一开市,螺纹钢期货大跌2.82%,失守3600关口,创下了近2个月日内跌幅之最。当天,申城建材市场盘螺跌势明显,全天累积跌幅在60元/吨,螺纹钢累计跌幅在40元/吨。
我的钢铁网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说上周上海市场建筑钢材价格的下跌,还有些摇摆和犹豫,那么周一开市即普遍回落的现象,则已经显得清晰和坚决。
“毕竟作为周一早盘,主导品牌和经销商通常不会轻易下调报价,即便在弱势行情中也是暗降居多,由此,市场的消极预期已可见一斑。”
市场恐慌情绪仍在滋生。近几日,“部分持货者杀跌态度坚决,且螺纹钢局部杀跌现象愈演愈烈”。
周二,申城当地建材市场二级钢、大厂三级螺纹钢价格下跌20-30元/吨,中天、申特、新抚顺二级螺纹钢报价多数低于3700元/吨,三类资源的经销商报价下跌幅度放大,在3500元/吨的低价资源频频出现,其中溧阳三元、兴鑫、江苏鸿泰等跌幅较大,市场平均幅度在50-80元/吨;盘螺价格继续大幅下跌50元/吨。
分析人士指出,虽说造成建材市场价格大幅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供需才是决定价格的关键。“钢厂产量的回升、社会库存的加量,预示着供需关系开始打破之前的弱平衡,供需矛盾再次凸显。”
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195.67万吨,环比10月下旬192.57万吨上升3.1万吨或1.61%。同期重点钢企粗钢日产量也达到了163.77万吨,环比10月下旬的151.95万吨,增加了11.82万吨或7.78%,创7月下旬以来新高。
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的11月至来年1月,属于传统工业淡季,随着消费淡季的逐渐到来,建筑工地开工逐渐下降。刚性需求有限,加之受天气影响,北方大雪,南方下雨,因此价格的步步走低,终究仍然难以刺激需求的释放,市场成交每况愈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大期间,北方地区交通管制,“北材南下”受阻,京唐港和鲅鱼圈地区资源明显积压,南北差价进一步拉大。近期随着北方资源陆续抵达,以及周边城市低价资源的冲击,申城钢贸商出货压力倍增。
与此同时,钢价全面回落后,终端用户亦在等待“更低的价格”进行采购。而今年经销商和房产开发商资金普遍偏紧,冬储意愿不高,囤货少,也导致了市场交易活跃度大为降低。
“北国风雪飘,钢筋南下早;避险腊月间,市场冬寒峭”,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描述今年冬季的钢材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