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传递出中国经济七大信号
据新华社电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GDP增长6.9%的亮丽成绩单,下半年如何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如何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字里行间,传递出中国经济七大信号。
经济发展
更好把握稳和进的关系
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布局下半年经济发展,如何确保“稳的格局”和“好的态势”更加明显?
【会议看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把握稳和进的关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把握好度。
【点评】“行百里者半九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在经济企稳态势明显、向好因素增加的当下,不能松懈,要愈发精心维护好来之不易的成绩。没有经济增长的稳,企业转型就缺乏必要条件;若片面求稳,就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积极作为,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显著提高。
“僵尸企业”
要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处置
去产能和去杠杆互相牵扯,“僵尸企业”退出带来债务处置等难题……作为经济发展主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半年如何破难题再发力?
【会议看点】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点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说,处置“僵尸企业”无疑将成为下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发力点。治理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要更加重视改进完善政企关系与政商关系,通过市场、法治方式倒逼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退出,对困难企业提供适当协助使其顺利退出,从而综合解决产能过剩难题,并助推结构调整。
地方债务
要积极稳妥化解风险
上半年,中央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频出重拳。面对仍有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加快问题,今后如何进一步架高防范债务风险的“防火墙”?
【会议看点】要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点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开前门”规范举债融资方式,保护好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更严格“堵后门”,遏制隐性担保、融资平台举债、假PPP等违规举债行为,要及时甄别债务,明确偿还责任。
金融乱象
要深入扎实整治
金融业态不断丰富,如何防范不断积累的金融风险?经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如何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会议看点】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点评】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金融机构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审慎合规经营。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摸清风险,让更多金融业务为实体经济服务,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房地产市场
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上半年,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成效进一步显现,全国房价总体平稳,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及涨幅回落城市均有增加。面对依然分化的楼市,下半年政策有何动向?【会议看点】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点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说,这透露出下半年继续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信号,要在需求侧继续遏制投机性需求,坚持房地产领域“去杠杆”,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坚持“脱虚向实”,防止泡沫积累。同时,要加强房地产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建设,支持自住和改善需求,着力发展租赁住房市场。
外资和民资
稳信心、保产权、扩准入
上半年,我国民间投资增速虽有回升,但增长仍较缓慢;同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连续出现负增长。下半年如何刹住有效投资增速放缓之势?
【会议看点】稳定外资和民间投资,稳定信心,加强产权保护,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强营商环境对投资者吸引力。
【点评】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我们仍然需通过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来增强吸引力。比如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准入门槛,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行政审批,提高政策法规透明度等,让民资和外资更好发挥优化中国经济结构的作用。
民生与就业
要切实解决困难与问题
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下半年,如何趁势发力,应对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等难点任务?
【会议看点】要高度重视民生工作,积极促进就业,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点评】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可以通过化解过剩产能、落实减税降费等措施,推动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稳定现有用工需求。同时不断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积极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相信促进就业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