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服役”365天、冶炼6450炉后,炼钢1号转炉作为首钢股份公司投产最早的转炉,又创出一项首钢炼钢历史纪录,实现了全炉役复吹比100%,全炉役碳氧积0.001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转炉的碳氧积是评价转炉复吹效果和终点控制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碳氧积低意味着在相同的终点碳的控制水平下,钢水的氧含量低,有利于降低合金消耗,减少脱氧过程中形成的夹杂物,提高钢液纯净度。
坚持重复做好一件事
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与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对产品质量及冶炼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钢股份公司成立了相关攻关团队来应对各类工艺技术的“疑难杂症”,炼钢转炉复吹攻关团队应势诞生。而他们取得成绩的秘诀就是,坚持,重复做好一件事。
顶底复吹转炉控制难点是炉况的动态控制。炼钢作业部转炉复吹团队结合现场实际工况,通过前期大量的分析、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控制参数。针对影响复吹攻关进一步前进的障碍,制定特定攻关措施,逐一攻破。攻关团队在试验阶段针对于不同参数匹配,多次进行调整优化,逐步摸索最优值,确保整个炉役较好的复吹效果。
郭玉明是炼钢作业部一炼钢炼钢作业区白班作业长,2004年从北京到迁安,操持30年的转炉炼钢早已是自己的“老本行”。曾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他,作为团队的核心人员之一,“要做就做好,一定要把炉子管好!”是他立下的承诺。
因为需要实时关注炉底情况,“转炉复吹微信群”应运而生。每天早5点晚6点看手机“转炉复吹微信群”已成为郭玉明的习惯。每天这个点当班炼钢工要往群里发转炉炉底照片,以确定复吹状态。1号转炉从开炉到再次炉役一年多的时间里,不论什么日子,郭玉明的这一习惯从未间断过。“近两年,我的手机联系群置顶在最前端的是——转炉复吹,手机不敢离手,在家做饭放口袋,吃饭放碗边,手机一响,八九不离十是复吹的事。”郭玉明笑着说。他每天早上到主控室跟当班炼钢工安排当天的冶炼技术要点,下班前总结当班的复吹情况及夜班的冶炼部署。
郭玉明说,“每个情况都需要实时调控,错过一步很可能就产生多米诺骨牌的影响,我们做的就是,每天重复做好微调整,让转炉每天都保持在最佳状态。”
协同强化执行不折扣
根据炉况特点,达到动态控制标准是炼每炉钢的要求,每名炼钢工强烈的责任心,不打折扣的执行力,是保证每次达到要求的“利剑”。
现场操作通过优化溅渣、补炉及生产节奏等手段加强炉底及炉型的控制,实现底吹与炉龄同步;补炉时通过不同的加料方式优化,达到补炉对复吹孔堵塞最小的影响;通过对溅渣枪位、溅渣流量、溅渣加料模式等调整,优化溅渣控制,加强对熔池的维护,逐步提高溅渣护炉效果,减少因熔池侵蚀带来的影响,为复吹控制创造条件,并形成控制方案。转炉复吹流量按照相应控制方案严格执行,遇特殊情况作业区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全炉役复吹带来的各种收益对我们现场操作来说是各种省心,自己当班就尽全力做到最好,不给下个班留隐患,不拖团队后腿。”丙班炼钢工王增辉感慨地说。
每天上班,盯着复吹孔像是时常绷紧在现场操作人员心里的一根弦,从交接班开始,上下班就围绕复吹的问题交代半天,上班有什么问题,如何操作,如何避免,有时候为了某些不同的观点各抒己见,目的却是相同的。
随着冶炼炉数的增加,越是要小心翼翼,每一个操作、每一项决定都尤为慎重,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绝不能因为自己班组的失误,切断了整个目标的实现计划,拖了团队后腿。
“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自攻关以来,复吹团队现场操作人员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开展复吹攻关后无论是转炉操作稳定性还是品种钢质量控制水平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为高端品种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极致功夫不负有心人
炼钢作业部不打无准备之仗,针对每次试验都进行数值模拟和水模拟研究,并跟踪其实际效果,严格做到不对正常生产造成影响。“转炉复吹微信群”是“掌中宝”,部领导、复吹攻关涉及所有相关人员均在列,针对每一次冶炼,大家实时关注转炉发展情况,做到实时沟通、实时调控。针对复吹攻关,作业部定期召开例会,形成阶段总结、分析的常态化,根据会议讨论结果完善补充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将复吹系统检查方案、复吹控制方案等进行合并,同时将1号炉开炉后的生产节奏安排原则纳入方案。既然是复吹,就存在相互配合的问题,因而在做好底吹工作的同时,还要相应考虑顶吹供氧流量,整个炉役的供氧控制也被认真研究并纳入复吹系统控制方案中。
一年多的时间,“转炉复吹微信群”可谓是除了通电话以外攻关团队最紧密的联系渠道,在这里面达成的、实现的“金条玉律”不计其数。做好了复吹这一项工作,炉况稳定了,钢水质量提升了,成本降低了,一益多利。去年炼钢1号转炉实现的6543炉全炉役复吹比100%,全炉役碳氧积0.0021,攻关团队为之努力不曾松懈。
前路成绩,今日之师。前期总结的很多经验“价值不菲”,团队所有成员都更默契,大家操作更轻车熟路,要求也更严上加严。每冶炼1000炉定为一个小目标,每个流程、细节都明确再明确,详细再详细,针对重要排程等特殊情况加有特殊说明。每个炉子郭玉明都有本“流水账”,记录着本炉座的复吹情况,里面记录的每一张图片,每一句标黄的文字,也见证了他们的坚持与努力。
“现在的水平还不是最终的目标,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坚持做好这件事。”郭玉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