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应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要求启动争端解决机制,7月23日成立专家组,就中国限制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进行调查、审议和裁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方对欧美日三方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表示遗憾。关于稀土问题,中方已多次强调中方政策目标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
实际上,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均实施了管理措施,而不仅仅在出口环节,相关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据悉,日前商务部正在积极组织应诉工作,尽管在诉讼中面临的压力很大,但一定会将这场“稀土保卫战”进行到底。
稀土案再升级
继7月10日中国拒绝欧盟、美国和日本提出的要求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设立专家组请求已有两周。
根据相关规则,美欧日在两周之后有权再次提出成立专家组的请求,被诉方中国则无权再次反对。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7月23日在日内瓦总部召开会议,决定接受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再次请求,设立专家组对中国限制稀土、钨、钼出口管理措施进行调查、审议和裁决。
有关专家指出,欧美一再向中国配额分配管理、出口许可证、出口最低限价、配额招标方面的管理措施发起挑战,意欲冲击中国工业原材料、资源类产品的出口管理模式。
早在2009年,欧盟、美国和墨西哥就中国限制部分工业原材料出口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世贸组织成立专家组对中国展开调查,并于今年初裁定,中国应取消对9种被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材料(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的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限制。
当时就有专家指出,上述诉讼案实为欧美“投石问路”之举,终裁很可能使欧美很快采取下一步行动:即将我稀土出口限制措施诉诸世贸组织。
随后,这一预测得到证实。今年3月13日,欧盟、美国和日本联合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指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反了世贸规则。四方随后在日内瓦进行了磋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美欧日于6月27日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成立专家组进行调查的请求,但被中国拒绝。
据“接近案件诉讼”的人士称,目前来看中国在诉讼中的压力很大,商务部正在积极组织应诉工作。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春顶认为,今年初9种原材料案对此次裁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来看进一步进入评审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欧洲著名智库马达里亚加基金会——欧洲学院研究员丹尼尔·费奥特表示,欧美因为有联合起诉中国的成功先例,所以在稀土案上显得更加有信心。
费奥特分析说,美国拥有自己的稀土资源储备,但是考虑到生产成本和环境因素,已经关闭了大部分稀土矿;欧盟没有自己的稀土储备,几乎是完全依靠中国供应;而日本考虑到维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取稀土原材料,保持产业竞争优势。
欧美日都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有着相似的关切,因此三方联合起来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要求成立专家组,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展开调查。
“即使设立专家组,相关调查结果出来也要一两年,对现时我国稀土市场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李春顶认为,即使中方败诉,美欧日对中国采取贸易措施,中国作为稀土供给方,市场主导权还是在中国。
中国积极应战
今年3月以来,包括商务部、环保部、工信部等在内的多个部委针对稀土开采、生产和出口等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以整顿国内市场秩序、缓解国际压力。
3月19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防止稀土等矿种过度开采;3月22日,环保部深入开展重点行业环保核查,进一步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其中稀土名列其中。
6月20日,国务院发布首部《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之后工信部对稀土实行了更加严格的管控。
与此同时,环保部针对稀土环境污染的第三批专项检查仍在进行中,不仅审查程序更加严苛,而且其检查结果与商务部稀土出口配额挂钩。
进入7月,国土部、工信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拟定针对稀土采矿权新的“准入条件规定”。
国土资源部7月16日发布消息称,全国稀土采矿权将减少到65个,同时企业准入条件也将提高,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微博)说:“相关部门密集出台加强稀土国内生产、贸易环节管理的相关政策,这一方面表明了政府治理稀土污染、规范行业发展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我国面对的国际压力。”
而在上述政策中,让白明更为关注的是多部委对稀土采矿权的管制。他认为,这是我国同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谈判筹码。“当被控诉我国对稀土资源实行限额时,我国可以以管制后的稀土生产产量为由,强调我国是为了环境保护,并且本国同时也只享有这么少的资源,这就实现了在生产环节的压力分散。”
除此之外,李春顶认为,中国在谈判时也应该向世贸组织以及更多的国家陈述,我国稀土出口限额措施是为了长期可持续发展,并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对于稀土也进行了保护,我国此举出于正当理由。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中国保护资源应该换一种思维。美欧日不开采本国的稀土资源,而大量从中国购买,不仅是从他国进口不会破坏本国的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稀土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很低。因此,中国现行的稀土政策应从出口的数量控制逐步转变为通过税收进行价格控制,抬高国内的稀土价格,迫使资源消费国“吃自家碗里的饭”。
当然,中国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马宇(微博)认为:“世贸组织是为了防止扭曲贸易造成不公平竞争,假如我们纯粹在出口环节进行管制,国内消费者和国外消费者购买品种不一样、价格不一样,这样是扭曲贸易。但假如我们在国内开采、生产,采取的措施对国内消费者和国外消费者是购买同一品种、同一价格,这样就不违反世贸规则,也就没有扭曲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