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周二创纪录的2900亿元天量逆回购过后,周四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使得本周逆回购操作规模高达4700亿元,最终全周净投放3650亿元,成为公开市场历史上单周净投放规模最高的一周。
在央行空前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之下,季末与双节因素引发的资金面波动,逐渐平稳度过。尽管节前流动性警报已经解除,市场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节后,届时例行准备金缴款与逆回购大量到期,将对资金面形成新一轮考验。
史上单周最高净投放
昨日央行进行了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交易量分别为500亿元、13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3.45%、3.60%,均与前期持平。本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了1000亿元14天及1900亿元28天的两期逆回购,合计2900亿元,创下了史上逆回购单日最大规模。
经过上述两次操作,央行本周通过逆回购合计投放资金4700亿元,为本轮逆回购操作以来新高;鉴于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为1070亿元,再算上20亿元央票到期,则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3650亿元,为有史以来之最。
“央行力度很大,这么多的净投放规模,接近一次0.5个百分点的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资金面这两天明显松动,节前这波紧张期算是过去了。”一位银行间市场交易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考虑到上周1010亿元的资金净投放,这两周来央行合计向市场释放流动性4660亿元。除此之外,为了对冲国库现金定期存款的到期,上周二和本周二,央行与财政部还进行了两期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标,规模合计800亿元。
从本周三开始,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全线回落,流动性紧张格局获得了暂时的缓解。截至昨日收盘,Shibor短期品种小幅反弹,中长期利率则继续回调;其中,隔夜利率涨0.17个基点至2.9992%;7天利率涨2.75个基点至3.7692%。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当日回购利率全线继续呈下跌态势,21天品种跌幅达到47.8个基点。
资金面大考仍未结束
与此同时,天量逆回购亦激发了市场配置和交易热情。本周二,国开行对第三轮“福娃债”进行首次增发,其300亿全额募满,发行结果好于市场预期;其中,5年和10年期认购倍数分别达到3.79倍和3.63倍,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某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员称,本期天量逆回购是之前逆回购放量和期限拉长政策的延续,央行的思路仍然是确保重点时点市场流动性的平稳和资金价格的回归,并在整体上保持资金面的紧平衡状态。
央行的慷慨“放水”,令市场得以安稳迎接“双节”的到来。然而,分析认为,长假过后,将有相当规模的逆回购资金到期,加之新增准备金缴款等压力,节后流动性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本周进行的总量4700亿元的14天、28天逆回购操作,以及此前两周施展的1800亿元28天逆回购,都将在节后到期,这意味着10月份公开市场将面临6500亿元到期回笼;另一方面,由于季末揽储导致本月底银行存款基数大增,节后商业银行准备金缴款压力不小。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称,7、8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净额仅38亿元,这无疑大大增加9月冲存款的压力,并造成10月初存款准备金补缴额度的骤增;同时,10月份财政存款通常为净回笼月,额度在3000亿元左右,因此10月15日左右会是另一个资金紧张时点。
“从目前来看,季末资金波动已经度过,未来10月上旬面临另一轮资金波动,但预计市场交易者对此已经有所预期。”申银万国分析师屈庆说。
在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胡杰看来,四季度央票及公开市场到期量较大,财政存款季节性增加,外汇占款将触底反弹,市场流动性面临的积极因素更多,资金面对债市的冲击将逐渐淡化。
中银国际最新观点认为,房地产问题和美欧量化宽松背景下物价回升风险,可能制约到货币政策放松步伐,政策在具体操作上可能延续相机抉择,但年内或许还有1次降息和1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