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将使得伯南克言论的影响逐步消散,而对国内政策的预期将逐步落空,没有跌破6600美元支撑前,铜市的下跌将会一波三折。
对于昨日国内商品市场以及股指的上涨,市场大多归因于伯南克将长时间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的言论,但众所周知,股市的症结主要在国内,为何伯南克的一席言论导致股指期货涨幅远超商品?并且在伯南克讲话的前一天,国内股指期货即已经出现了3%的涨幅?我们认为在伯南克的讲话之外,李克强总理在广西的讲话是导致近日工业品特别是铜、橡胶等弹性大的商品大幅上涨更重要的因素。
李克强总理7月9日在广西调研时强调:“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这被市场解读为在当前国内经济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中央要“保增长”的信号,多头趁机推动股指,并带动铜、橡胶等工业品从前期低点大幅反弹。隔日美联储伯南克一改之前的口风令市场倍感意外,直接导致风险资产全线大涨。
对于海外担忧的国内经济硬着陆风险,我们认为并不为当局所能容忍,但中央在政策上是否会发生大的转变重回老路同样也是我们所怀疑。今日凌晨新华网和人民网(51.23,0.00,0.00%)首页同时刊登评论文章《中央政府经济政策从未改变》,指出: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十分重要。这与本届政府就职以来一直倡导的经济政策总体思路是完全一致的,这同时表明中央经济政策从未改变。新华社选择在今日发文,可能是对过去两日市场过度解读李克强总理广西谈话的澄清,尽管文中仍然把“稳增长”放在“促改革”“调结构”之前,但反映了中央希望统筹兼顾的意图,至少在经济下滑到可容忍的速度之前,大规模的政策刺激难以出台。
目前市场人士普遍在猜测中央所能容忍经济下滑的底线在哪里。我在上一篇专栏文章《三大宏观风险压制铜市 资产泡沫必然萎缩》中已经谈到过,李克强总理在5月27日访问德国时称“中国需要7%的增长率,以达到2020年人均GDP增长一倍的目标”,这可能是本届政府所能容忍经济下滑的底线。昨日财政部长楼继伟同样透露了7%这个数字,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楼继伟称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增幅放缓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并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为7%。从上述高层人士的言论中,我们可以认为,增长仍然是中央政府追求的目标,只不过将增长的下限可能放在7%这样的水平。
下周一将公布中国的二季度GDP数据,由于近期的经济数据都较差,二季度GDP有可能滑落至年初目标7.5%以下,但应未到政策容忍的底线7%的水平,政策面可能难以发生大的变化,近日金融市场的异动可能更多的是“心动”。从基本面来看,不管是铜、橡胶等工业品或者股市,宏观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即使二季度GDP差于预期,通过近日的反弹以及中央对于经济政策的强调,市场特别是股市也应能承受,而不至于出现中央所不希望出现的崩盘行情。
而反观美联储,伯南克的言论更多的是为了安抚市场,主要目的还是通过调控预期压制近期国债收益率的过快上升。在伯南克发表言论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10个bp,为一年来最大跌幅,这反应了政策预期对于金融市场的巨大引导作用。但就像QE3的意外推出一样,若就业市场真正好转,或许到时候伯南克会改变口风,美联储逐步退出QE收紧货币政策仍然是大势所趋。
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来看,当前商品市场面临的大环境都没有改变,近期铜、胶等弹性大的商品只是技术性支撑下的过激反应。
从行业面来看,当前支撑铜价的一大重要因素是精铜进口回升。在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均下降的背景下,精铜进口的回升难以说明内需的上升。我们认为6月份精铜进口的回升意味着融资套利交易卷土重来,因六月份进口亏损较小且国内资金利率高企,这使得即使通过一般贸易形式进行的融资铜交易仍然有利可图。而近期国内资金利率尽管下降,但是下半年国内资金利率很可能相比5月份之前高一个台阶,融资铜的回归可能重新成为铜价的支撑因素,继续成为影响铜价向下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全球铜市供需格局的转变不会改变,蒙古OYU铜矿已经开始投产,并于9日开始出口第一批铜精矿6万吨,这预示着全球铜市将真正进入过剩时代。在宏观环境与行业供需转换的共同作用下,铜市的下行趋势难以改变,但正像我之前很多次分析提到的,由于行业面存在诸多利多因素,在没有跌破6600美元支撑前,铜市的下跌将会一波三折。但从中长期来看,我们预计,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将使得伯南克言论的影响逐步消散,而对国内政策的预期将逐步落空,铜价经过短暂反弹后将再次面临布局做空的机会,若跌破6600美元支撑,铜价将迎来新一轮主跌浪彻底进入熊市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