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今国产液晶面板行业通过引进技术后的自身升级,以及挖角国外同行的技术团队,逐步掌握了液晶面板行业所有的技术。
郎咸平近日将批判的目光瞄准了刚刚量产起步的国产液晶面板行业,在其新浪微博上指出,如果光伏行业大跃进投资的液晶面板行业,在三星等韩国企业釜底抽薪式发力AM-OLED技术的情况下,投资几千亿元的液晶面板行业将重蹈光伏行业覆灭的覆辙。
看似郎教授的这一论调获得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赞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京东方等国产液晶面板行业的确起步要比日韩和台湾地区的同行晚了多年,特别是高世代液晶面板领域,国内的面板企业是2010年才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这要比同行晚了至少10年,而大尺寸液晶面板被台湾地区和韩国的面板企业“卡脖子”也导致本土彩电行业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时期,近日发改委反垄断对6家面板巨头开出的罚单就是当时彩电行业窘境的部分反映。
然而对于在TFT液晶技术上基础研发就落后的本土面板行业来说,其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国外同行的技术封锁,即便花大代价也难以买到最先进的技术,日本夏普甚至就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向各地政府漫天要价,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如今国产液晶面板行业通过引进技术后的自身升级,以及挖角国外同行的技术团队,逐步掌握了液晶面板行业所有的技术,而华星光电和京东方多条高世代线已经完全达产,已经可以满足国内面板市场30%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液晶面板行业的回暖,国内的几条高世代线刚刚投产就实现经营性盈利,而且在向低温多晶硅、金属氧化物等最新液晶技术的升级中也迈出了关键一步,至少在技术上国产面板行业已经与对手差距越来越小,同时随着京东方建设的国内首条AM-OLED面板生产线即将投产,在OLED领域国内也赶上了国外同行的步伐。
此外,由于液晶面板在金属氧化物技术上突破,其分辨率等参数要明显好于AM-OLED,所以在智能手机面板市场的争夺中苹果等很多企业更倾向于氧化物液晶面板,而只有三星等个别品牌在推广OLED手机面板,OLED替代传统液晶面板并非是必然趋势。而在大尺寸OLED面板的产业化方面三星和LG都陷入了困境,至今其良品率只有个位数,这严重限制了OLED面板成本下降的速度,虽然这一瓶颈未来几年有可能取得突破,但是其替代传统液晶面板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由于制造流程有很多共同的部分,液晶面板生产线在投入少量资源后就可以升级到OLED面板生产线,所以包括三星、LGD、友达等国外面板商也没有放弃在中国投资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计划。
与面临欧美双反大棒威胁的光伏行业相比,由于欧美并没有生产液晶面板的同行,所以国内的液晶面板行业即便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也不会面临光伏行业类似的情况,而且国内面板70%以上的销售将满足本土客户的需求,所以也不会重蹈光伏行业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