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等先后发布消息称,将中国房地产业的整体评级由之前的“稳定”下调至“负面”;与此同时,来自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外商投资我国房地产领域增速高企的势头依然得以延续。
一边是国外评级机构不约而同地调低中国房地产业的整体评级,另一边却是外资的大举进入。外资此举被业内看做颇有唱空做多的嫌疑,但在监管层一再强调楼市严厉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当下,难排除其被调控政策套牢的可能。
6月15日,标准普尔发布的预测,未来12个月内房价将下调10%,就因为这样的原因,标准普尔将中国房地产业的整体评级由之前的“稳定”下调至“负面”;无独有偶,此前,另一家知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也将中国房地产业的整体评级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其原因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未来将面临艰难的营运环境”。
然而,就在评级机构不约而同地看空中国楼市的同时,外资进入的速度却在加快。就在前不久,龙湖地产与摩根士丹利、渣打、汇丰及花旗就发行2016年到期的7.5亿美元有限票据订立购买协议。根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提供给记者的一份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内地房企在境外发行美元和人民币债券、优先票据以及短期融资券等获得的融资约为700亿元左右。
“中国楼市短线确实偏空,但形势并没有评级机构预测的那么惨淡,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正在加速,这块平抑了一部分商品房投资减弱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调控的深入,开发商的资金链逐渐趋近,适时调价已经是箭在弦上,一旦价格波动达到老百姓的心理底线,刚性需求还是会有一定的释放。”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看来,除了上述因素,人民币升值已经是长期的趋势,外资大幅度进去也是看中了包括升值在内的投资回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评级机构看空、外资加速进入可以被理解为唱空做多。
对此,一位投行分析师向记者透露,实际上看空做多楼市,并非是外资及评级机构首次使用的伎俩;此前在2008年及2004年两次楼市调控期,均出现过同样的情况,在调控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也都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尽管在中国楼市调控进入僵持阶段后,外资再度祭出看空做多的伎俩,但在不少国内专家看来,由于监管层对本轮调控的坚持,外资唱空做多的伎俩在本次恐怕难以实现。
“外资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本轮楼市调控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多的是要体现政府对于老百姓承诺的一个兑现,是一种不达到效果誓不罢休的情况。”杨红旭指出。
对此,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也认为:“我们判断年内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新房的价格还会进一步松动,但即便是出现大规模的打折促销,调控也不会放松,外资所谓的抄底,在年内甚至明年都不太可能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