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钢铁实在不太好做,我已经退出江湖了。”曾在日照钢铁集团担任销售总监的刘坤一在电话里向笔者坦承。他说他和太太、孩子正在香港等待转机,然后直飞澳洲度假。“我已经被市场折腾得焦头烂额了,需要好好放松一下。”刘坤一口气中透着无奈。至于何时回归,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天知道。”
笔者的这位朋友可是“老钢铁”了,他在这个圈子里闯荡了不下15年。如今连他都退出了,可见这个行业目前的确日子难过。刘坤一对笔者说,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导致建房需求不足,建材市场开工率下降,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另外,很多给建筑项目做配套的钢铁公司都已经放假了,因为没有工程了。
钢企遍地哀鸿
刘坤一的话其实早在市场层面得到了印证。据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场成交均价指数显示,十一黄金周以后,钢材成交价格就呈现出急速下滑。德邦证券报告显示,进入10月以来,钢市频繁出现暴跌,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超出了市场预期。
本月初,螺纹钢上海市场价格下跌180元/吨,全国均价下跌263元/吨。热轧跌幅超过螺纹钢,均价下跌近300元/吨,此前较为坚挺的冷轧产品也平均下跌138元/吨。分析师说,由于钢厂的错误估计导致9月份钢材库存堆积,进而引发10月份价格下跌。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用于加强混凝土的螺纹钢价格上周跌至2010年7月以来的最低位。中钢协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钢厂的利润数据从此前的2%左右骤然跌到0.47%,钢铁业盈利前景不妙。但尽管如此,大型钢厂宁肯亏损也不敢停产。
从钢厂一线传来的消息更是令人堪忧。作为总排名前三的上市钢企,鞍钢股份董事会秘书付吉慧对本报笔者表示,最近公司的一座高炉开始检修了,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钢厂又在减产。三季度数据显示,包括鞍钢、宝钢和马钢在内的大型钢企,尽管收入在增长,但是净利润却在同比下降。甚至一些高炉越生产越亏损,而一些大型钢厂却不敢轻易停产。根据钢厂的说法,维持一些高炉的运转,虽然会损失一些利润,但是还能保证工人工资和设备折旧。而当市场进一步恶化,连工人工资和设备折旧都无法弥补时,公司就真正陷入亏损了。
而房地产方面,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已经完成了98%,没有后续的建设投入。商品房方面,开发商大面积停工,普遍收缩投资。此外,中间商的资金也非常紧张,面临年底结账的压力,哀鸿遍野。
据刘坤一透露,自10月份以来,由于中国钢材价格遭遇大跌,国内许多客户纷纷推迟订单,导致库存积压严重,另外拖欠货款现象越来越严重,资金难以回笼。在这种情况下,他和周围的许多同行们不得已只好选择离岗。不仅如此,许多中小钢厂还关闭了炼钢炉,炼钢工人也下岗了。
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窘境,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26日称,华南地区约20%至30%的中小钢铁厂关闭了他们的炼钢炉。山东日照的一位交易员表示,一些钢铁厂里崭新的炼钢炉处于闲置状态。另据咨询公司MySteel估计,最近几周,中国钢铁产能中有5%被暂时停产。
铁矿石价格作祟
“目前的行情是,钢价下挫、矿价坚挺。在这种背景下,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已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刘坤一说。笔者随后查阅了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10月份77家大中型钢企中有25家出现亏损,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47%,利润仅13.75亿元,环比下降82.6%。
而在12月3日召开的“2011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中钢协党委副书记罗冰生透露,10月份25家大中型钢企亏损总额21.25亿元,亏损面占到32.5%。对于钢铁行业的惨淡现状,罗冰生分析称:原因之一是钢铁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不断积累,原因之二是钢价下滑而成本大涨。
在中钢协人士看来,目前钢材价格的急剧下行,不仅有需求的影响,更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要把速度降下来,把房价压下来,只不过没有想到调控的结果这么快显现了,而且影响有这么大”。据悉,当初的估算是,在明年年初出现钢价的下行行情,“现在看,调控的结果都有点超出预期了”,中钢协人士说。
至于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为何受到如此严重的挤压,这个答案从一些钢铁公司的业绩当中很容易找到。沙钢股份业绩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业绩下降5%-35%。沙钢股份的业绩下滑却也印证了钢铁业所面临的重重压力。公司表示,业绩变动主要由于市场原因,2011年原材料中矿粉的采购价格比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导致2011年盈利能力下降。
事实上,持续高企的原材料价格已经极大挤压了钢铁业的利润空间。从今年来看,上市钢企的营业成本不断增长,净利润则呈现整体下滑态势。一季度上市钢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19%,上半年维持22.46%的同比增幅。受此影响,一季度上市钢企实现净利润78.75亿元,同比下降15.21%;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159.24亿元,同比下降了23.94%。仅从第二季度来看,钢企的净利润就同比下降了30.91%。
处于高位的铁矿石价格首当其冲成为推高钢企生产成本的祸首。根据中钢协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48亿吨,平均到岸价格为164.36美元/吨,同比上升44.8美元/吨,增幅达到37.5%。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外汇200亿美元左右,增加钢铁行业成本约1300亿元。从9月份的情况来看,进口铁矿石价格虽有所调整,但仍基本维持在170美元的高位上。显然,这对于国内钢企而言将是沉重的成本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国对重要资源征收的费用越来越多,调整节奏不断加快,这都缩小了未来铁矿石价格下行的空间。近日有消息称,巴西政府计划将铁矿石矿区土地使用费从目前净销售额的2%上调至总收入的4%;印度钢铁部门也将向财政部门申请将矿石出口税由20%上调至30%。对此,联合金属网分析师张佳宾表示,国外未来通过税收手段控制铁矿石出口数量和出口成本,必将使矿石价格维持在高位。
汽车制造得以喘息
然而,市场传出的消息也并非完全负面,接连下挫的钢材价格至少让汽车制造业终于缓了口气。在国内钢材价格2月底再度暴跌的背景下,目前汽车制造企业的整车制造成本已下降一成多,汽车业的盈利能力正在复苏。长安福特有关负责人表示,钢材价格的连续下挫,对于厂家消化成本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轿车企业都在通过减少用钢量来控制成本,因此,钢价下跌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得那样大。
据悉,为降低采购风险,钢企和不少汽车企业都签有长期的合同,大部分产品都是以直供的方式进行销售。这种方式使汽车厂商和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价格以周期性的协议价格计算,所以将慢于市场价格。一位负责采购的人士表示,在年初,汽车厂商都会按照一定的计划采购生产整车的配套钢材和零部件,因此钢材价格下滑的影响要到下半年才能显现。对于汽车用钢量的大户,商用车生产企业受益匪浅。福田一位内部人士表示,钢价走低让汽车企业制造成本压力减少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