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9月17日电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去年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面对巨大的能源消费以及生态环境等压力,中国致力于改变能源结构。
“目前世界能源处在重要转型期,主要目标是实现由化石能源体系向可再生能源体系的转变,最终走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时代。”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本次博览会上说。
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占70%之多。粗放式煤炭开采使一些地区产生严重问题。如煤炭大省山西因此造成的煤炭采空区约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八分之一。采煤造成的森林损失和水土流失面积均达6000平方公里以上。
中国能源消费仍将持续增长,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中国工程院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中国煤炭能源最低消费不会低于30亿吨。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化石能源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
以煤炭能源大省山西为例,过去两年,山西关闭小煤矿1500多座,淘汰落后煤炭产能2.6亿吨。到今年上半年,山西新能源发电装机达532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68%,其中太阳光伏发电实现零的突破。去年,山西煤层气抽采量达52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山西晋煤集团,日产煤层气量突破650万立方米。
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2011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47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预计到今年底,将超过6000万千瓦,并已培育形成较完善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体系。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超过2000万千瓦,占到全球光伏电池产量的6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快速启动,到2011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已达到300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
此外,生物质能利用也取得很大成效,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利用、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利用量不断扩大,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把加快国际合作作为能源产业多元发展的重要途径。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在本次博览会上说,中国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中国与近30个国家建立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已参与了20多个国际能源合作组织和国际会议机制。
据科技部相关专家介绍,中国在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才,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能源科技国际合作。中国建成了世界上首座60万吨煤制烯烃示范装置,中美两国共同投资成立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在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更加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新能源全方位、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刘琦说,还要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据介绍,中国近期要把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公共建筑物、工商业设施、居民住宅、工业园区等的应用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利用的重点,通过示范项目建设,探索适应分布式电力发展的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力争到2015年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
刘琦认为,中国还应加快推进以价格市场化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供需形成价格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建立并完善发电和用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核定并严格监管的电价机制,实现电力调度、交易、结算独立运行,为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创造体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