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进入微利时代,同样是受益于政策面利好。相隔4年,我国钢铁行业再度上演了相似的一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钢产量大幅下降,钢铁企业元气大伤。其后,在“4万亿”投资的刺激下,钢铁生产全面复苏,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扩张。
无独有偶。今年4月以来,我国钢铁行业进入20年来少有的“寒冬”,吨钢价格下降幅度达1000多元。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是,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日前表示,“现在钢铁行业卖一吨钢的利润仅为1.68元”。
不过,连日来,随着稳定外贸、加大投资等强劲政策的接连祭出,我国钢材市场出现全面反弹。
有“4万亿”投资覆辙在前,重蹈微利时代的钢铁行业祸兮福兮?得益于政策驱动的钢铁板块前景如何?
产能过剩是主因
“目前钢材价格已经处于崩盘状态。任何一家钢企在这种钢材价格下,都必然亏损。”近日,在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承办的2012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对钢铁行业目前的现状十分担忧。
已届古稀之年的吴溪淳与钢铁打了半个世纪的交道。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进口铁矿石价格过高是当前钢铁行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而之所以陷入如今的局面,与之前的“4万亿”投资有很大的关系。
2009年,在“4万亿”投资刺激下,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扩张。从2008年到2011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年合计14712.36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粗钢生产能力由2007年末的6.1亿吨上升到2011年末的8.6亿吨。
巨大的产能遭遇了经济的“寒冬”。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减速,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下降到7.6%,钢铁需求也因此明显不足。
“钢铁产能肯定是过剩了,即使恢复到两位数的增长,现在也用不了这么多钢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徐匡迪也对产能过剩的后果深表担忧。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今年上半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33580万吨,比上年同期的33384万吨仅增加196万吨。如果考虑到今年2月份为29天,比去年多一天,可以说今年上半年实际表观消费量为零增长。同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0.13%,而6月当月的销售利润率为负值,仅为-0.04%。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遇到困难时,只有不到1亿吨的产量。现在我国钢铁产能太大了,国际钢铁市场也是供大于求,钢铁行业由此陷入了20年来少有的"寒冬"困境。”徐匡迪说。
增产不增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钢产量大幅下降,从6月份的年产5.71亿吨钢降到10月份的年产4.23亿吨钢,钢的表观消费也从8月份至12月份连续5个月负增长。钢铁企业更是连续亏损长达7个月,大伤元气。这些现象均与目前钢铁行业所处的困境有很多相似之处。
然而,令人警醒的是,随后而来的“4万亿”投资刺激下的钢铁繁荣却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吴溪淳回忆说,“"4万亿扩大投资"及刺激消费政策,不但使国内钢的生产能力完全释放,而且还大幅度地减少了钢铁出口并增加钢铁进口”。
当时,一年之内增加进口铁矿石1.84亿吨,增长41.5%,拉动了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上涨。“除中国外,全球钢铁业较危机前大幅减产21.5%,铁矿石消耗也随之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无疑帮了世界三大铁矿垄断集团的忙。”吴溪淳不无嘲讽地说。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危机造成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大落37.6%,进口钢材和钢坯合计由2008年的1568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2222万吨,增长41.7%。进口低价钢材冲击了中国钢材市场价格,使国内钢材价格比2008年平均下降20%,造成中国钢铁行业增产不增收。
此外,当前钢铁市场的需求疲软也与几年前的急剧扩张不无关系。吴溪淳表示,过去几年,铁路、道路和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是拉动钢铁市场需求的主要力量。2009年,我国铁路投资增长了67.5%,道路投资增长了40.1%,而2011年这些数字则分别下降为-22.5%和9.8%。“发狂似的增长导致消费超前透支,这也是造成当前钢材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吴溪淳说。
优胜劣汰是希望所在
连日来,受利好消息刺激,国内钢价出现明显反弹。
9月6日,继9月5日公布批复总投资规模逾7000亿元的25个城轨规划和项目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公布批复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据估计,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9月14日晚间,美联储正式公布了其最新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还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消息在带动美国股市全线飘红的同时,也刺激了我国钢铁板块及钢价的上扬。
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冯刚勇告诉记者,上述利好消息提振钢市信心是出现钢价反弹的主要原因。不过,钢价短期内仍只是超跌反弹,反转还不太可能。涨幅能否持续取决于是否有来自需求基本面的支撑。如果没有持续需求的跟进,钢价后期仍将走弱。
至此,处于“寒冬”的钢铁行业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通过新一轮的基建投资刺激市场需求,对钢铁行业而言究竟是福是祸?
徐匡迪认为,钢铁企业要想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四个方面努力:一是节能降耗,做低产品成本;二是减量重组,消化过剩产能;三是上下延伸,建设产业链;四是发现市场,拓展营运空间。
吴溪淳也认为,钢铁企业要着力打造两个竞争力新优势,一是加快培育和打造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和成本为核心的产品优势,二是加快建立从占有原料资源、产品加工配送到以服务介入终端客户的产业价值链优势。
“现在是钢铁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也是企业真正做强的机遇期。优胜劣汰才是中国钢铁行业脱困图强的希望所在。”吴溪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