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将于15日簿记建档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期限七年。
这是重庆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一个缩影。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上周一形势报告会上透露,今年重庆新增融资量大约4000亿元,其中银行渠道大约2200亿元,其他渠道一共获得资金约1800亿元。
事实上,在信贷持续紧缩背景下,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常态。今年前11月,安徽实现直接融资69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全年多增191亿元。安徽预计全年直接融资将超7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江西同期直接融资规模达到198.49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从具体渠道看,债券、股票、外资、租赁等多被运用,但是各省市偏重有所不同。安徽以股票和债券为主,重庆则以租赁和引进外资等为主。
提高直接融资也符合监管要求。银监会主席尚福林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继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金融体系的弹性。
非贷款1800亿
早在今年初,黄奇帆就表示,重庆今年大约需要4000亿元的社会融资增量。其中新增银行贷款大约2200亿元左右;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相当于新增650亿元人民币;非银行渠道融资争取达到750亿元左右;争取社保基金、央企、保险公司融资400亿元。
黄奇帆在上述报告会上说,由于调度到位,融资基本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分布上看,重庆10月末贷款余额12985亿元,比年初增加1984亿元,同比多增266亿元。完成全年新增融资2200亿元的目标已无问题。
大举利用外资是重庆一大特色。去年重庆实际引进外资63亿美元,居西部第一,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00亿美元。外资中有部分是以股权投资基金的形式进入重庆。英飞尼迪资本管理公司等PE与重庆市金融办签订合作协议,在重庆发起设立外资股权基金。按照协议,这几家PE今年到位的资金就不少于17亿美元。
债券、票据是另一主力。今年2月,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发行20亿元7年期固息公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33%。仅仅今年一季度,重庆就发行合川城投公司、江津华信公司、城投公司、轻纺集团、渝富公司和永川惠通公司6只企业债券,融资共计74亿元。
重庆也大举通过租赁等渠道获得资金。今年3月,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与昆仑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为轨道交通建设融资20亿元。昆仑租赁还为重庆钢铁集团相关企业合计融资28亿元。
保险资金运用上也有突破。重庆通过“泰康-重庆轨道交通债权投资计划”融资30亿元。7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与重庆城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有限公司等三家机构签署协议,以信托方式为后者贷款45亿专项用于公租房建设。
相比于重庆,安徽的侧重有所不同,其通过债券市场融资333亿元,股票市场融资358亿元。洽洽食品等11家公司首发上市,实现融资104亿元;中鼎股份等15家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实现再融资254亿元。
三大保障措施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政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众所周知,今年信贷趋紧。10月末,全国本外币贷款余额56.85万亿元,同比增长15.9%,资金相对紧张。
同时,银行渠道已经被最大可能利用。
10月末,重庆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985亿元,同比增长22.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88个百分点。当地同期存款余额15378亿元,重庆区域整体存贷比为84.4%。
从个体看,截至今年7月,工商银行重庆分行的存贷比为83.4%,农业银行为82%,重庆分行也是农行系统内的唯一贷差分行,中国银行为83%,建设银行为83.3%,光大银行为96%,民生银行为95%。
不难看出,银行机构对重庆的支持力度已几近极限,拓宽融资渠道成为必然。黄奇帆今年初就召集相关部门开金融调度会,对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做具体安排。比如,做保障房的企业尽量不要占用银行贷款额度,争取直接融资。因此重庆的保障房尽可能的争取包括社保基金、中国烟草等机构的融资。
政府也是极力为直接融资创造条件。
第一则是搭建融资平台。去年,重庆机电集团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建昆仑租赁,这成为当地直接融资的重要平台。
昆仑租赁注册资本金为60亿元,在成立一年后租赁合同就多达约200亿元。
其次,重庆各部门则为直接融资寻找更为便捷的通道。11月22日,《借助银行间市场助推重庆市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在重庆签署,标志着重庆成为中西部首家与交易商协会开展战略合作的签约省市。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主任白鹤祥介绍,将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充分利用银行间市场新型融资工具,有效满足企业多元化直接融资需求。
重庆市发改委则密切与国家发改委财经司的联系,每周掌握上报各只债券审批工作的进展情况,使重庆已上报的债券尽快通过审批。
三是尽量舒缓直接融资相关方的担忧。市金融办主任罗广曾表示,为帮助重庆企业发行债券,将设立风险引导基金,一旦重庆企业的债券到期发生违约风险,将动用风险引导基金给予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