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私开滥采背后的生态危机,在媒体的频频曝光下让人看得触目惊心:搬山运动式的开采,原始的取矿方式,留下的是不能再喝的地下水和不能再种出庄稼的土地,而放射性污染和行业工人疾病高发等危害也是不胜枚举。
其实,环保水平整体较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较突出,已经成为稀土行业的共性问题。行业龙头包钢稀土至今也未能通过环保核查。据环保部门测算,稀土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达2000多万吨,其中氨氮含量300mg/L~5000mg/L,超出国家排放标准十几倍至上百倍。为解决稀土开采中的环境问题,国家的管控日益严格。稀土已经被提至国家战略储备的地位,去年,《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布的第一个污染物排放标准。然而,高压管控之下,稀土储量仅占全球三成的中国,年产量却超过全球产量的97%。
稀土出口配额呈大幅减少趋势,但私开滥采何以还是越打越严重?原因很简单:一是暴利的诱惑,二是监管的失守。缺少技术含量的稀土开采可谓比抢银行来钱快,但风险极低,而且屡禁不绝的乱象背后夹杂着基层政府利益,浮现着地方监管人员的影子。这与当年混乱不堪的小煤矿问题基本是一个路数。
价格低的时候2万元/吨~3万元/吨,价格最高的时候40万元/吨。这样的低成本、高利润,使稀土比毒品更容易让人上瘾。在巨额非法利润的驱动下,倒卖稀土出口配额,超指令性生产计划生产等行为,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在许多地方,稀土开采权的高度垄断为当权者提供了利益寻租空间,配额、指标也都成为带着价签的产品。稀土行业产业链上滋生的所有问题都变得泛权力化,最终外化为一串串数字。
如果这些钱放到地方财政的筐里,用于基础设施或民心工程建设,为当地百姓谋福利,那另当别论。但实际情况是,稀土盗采对地方税收基本没有贡献,而是老板发财、百姓遭殃、政府埋单。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还有一大笔黑心钱其实是流进了行业监管者的兜里。
据媒体报道,在江西赣州,有上百位由盗采稀土发家的亿万富翁。积累这样的财富,显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事,如何能做到人不知鬼不觉的呢?或许,当地某企业主的话可以回答人们的疑问:一般稀土私采老板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都很密切,查处稀土私采就像是捉迷藏一样。
看来,盗采、私采稀土现象能长期存在,环境治理不受重视,并不是盗采、私采者技术有多么高超,关键是门路对了——部分官员是保护伞甚至老板。监守自盗之下,除了在应付上级检查的时候避避风头,其他日子还不是照常营业?
近年来几乎每一起重大环境事件背后,都存在利益问题甚至是腐败。寻租的空间,决定着稀土行业腐败案件的发生率。在国土资源部公开挂牌督办和地方查处的非法开采稀土矿案件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权钱联手开发的痕迹,地方政府官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渎职行为,往深了追究,必然牵扯出经济问题。他们或者将审批权折算成市场价格向企业明码标价,或者故意放松监管,直接参与暴利分配。只要不斩断行政审批权与市场标价之间的联系,不提高监管不严的风险成本,审批权越大,腐败越多;监管的架势摆得再足,也是放空炮。
当监管成为睁眼瞎,稀土保卫战的铁拳难免落空,稀土盗采为何敢顶风作案也就不难理解了。若监管能毫不放松,筑起坚固的长城,盗采稀土就像贩卖毒品般,更多情况下只是人们心中的一个恶念,巨大的违法成本让人根本不敢去触碰法律的高压线。所以,遏制盗采稀土之风的根本出路,还是在反腐败上。
腐败与权力共生。稀土行业的掠夺性开发,获利的只是极少数人,牺牲的却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我们不仅要追究钱到哪里去了,且要找到解决稀土行业存在环境问题的死穴。诚然,在稀土盗采、生态破坏仍在不断发生的今天,强调法律的应有地位,严厉禁止官员对稀土暴利的伸手,绝非多余。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更应明确责任,加强配合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同时,规范稀土市场、生产常态监控、监控失职问责也要与惩治打击腐败联系起来,这才有可能铲除盗采风赖以存在的社会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