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职工涨工资?对攀钢来说是个大问题。
2012年攀钢集团计划工资总额增加到40亿元,较2011年攀钢的工资总额37亿多元,增加2亿多元。增加工资要上报鞍钢集团,攀钢高层为难之处在于,攀钢集团上半年大幅亏损,在经营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不能再要求增加工资总额。
控亏的同时遭遇涨薪压力,迫使攀钢集团将用人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攀钢集团高层计划,到2015年实行工资总额承包制,攀钢的工资总额不会再有大的增长;增加职工收入只能靠改革,攀钢希望鞍钢集团总部把减人的工资总额留给攀钢,然后用这一部分工资总额来解决职工工资增长问题,让职工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攀钢现在有职工8.6万人,要想多拿钱,只有不断减人。职工人数减少一半,人均收入就将增加一倍。
有接近攀钢总经理张大德的人士透露,张大德刚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去鞍钢集团总部要政策。鞍钢集团也接受了张大德的建议。
不过,这一改革尚需配套政策。现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都是按人头来核定工资总额,减一个人就核减一个人的工资总额。这也导致企业没有裁员改革的积极性。
人员冗余
今年1月,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简称攀成钢)员工因不满工资低,暴发群体性事件。
攀成钢事后做出表态称,随着钢铁行业周期性下行和物价持续上涨,职工生活压力增大这是事实。职工希望适当增加收入的诉求是正当合理的,与公司一贯坚持的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攀成钢在维稳的过程中抛出了收入翻番计划:在经营发展的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在岗职工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6万元以上,如果按照这个目标,每年在岗职工平均收入将增加6000元。
不过,攀成钢群体性事件牵扯出人浮于事的问题。攀成钢管理人员私下向记者透露,现在攀成钢有两万余名职工,实际生产1万人足矣,也就是说,有1万人的冗余。按照人均3万余的年收入计算,攀成钢每年多支付的工资就高达5亿元。
整个集团也是如此,业内人士按照攀钢现在的生产规模估算,剔除宾馆等副业,即使把老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用工数量大的因素考虑在内,4万人就够了,而实际攀钢集团的人员配置规模超了一倍。
攀钢内部人士透露,张大德在近期一次会议上痛陈攀钢僵化的体制机制。“劳动生产率低”“人浮于事”“精细化管理不够”“激励机制不到位”“年复一年都是这样,没有新的变化。”
攀钢用人体制改革后续的难题是,不仅要让留下的员工满足生产岗位需求,还要让改革分流出去的职工满意。
张大德在一次讲话中提出,“不管以何种方式减掉的人,我们都不能亏待他们,我们要通过改革的方法让他们生活得比现在更好,确保他们不会回流。”
攀钢集团要求,下一步机制公司、川冶厂、煤化工厂分离出去的人不能回流。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加上自然减员,这样通过减人来增加职工的收入,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增加工资总额。
这一方案已经获得鞍钢总部的支持,鞍钢目前正与攀钢一道争取国资委的同意。
涨薪路径
张大德坦言,攀钢一些收入偏低的单位扣除干部的收入,一线职工特别是一线辅助岗位的职工收入是比较低的。有的职工全家只有一个人上班,靠这点钱养孩子、吃饭、孝敬父母、看病,生活很困难。
记者采访的攀钢的中高层,以及钢铁业内人士均认为,职工按标准好好干活,但是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导致企业出现亏损,错不在员工。
在张大德眼里,职工更是跟矿山一样重要的宝贵资源。“这么好的职工,如果我们当领导的不去好好善待他们,那就是失职。”
攀钢集团计划减员部分的工资总额将全部用于在岗职工。“至于干部的收入问题,公司会有考虑,前提是必须拿出成果,创造效益。”
不过张大德认为工资分配并不能以朴素的同情心来指导。他强调一种思想: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先富起来的应是科技人员,因为他们的一个成果、一个措施、一个方法,往往会让企业得到丰硕的回报。第二个层次先富起来的是管理人员和技能人才,他们把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化到生产中去,努力推动精细化管理,企业才会有较好的效益。只有这部分核心员工得到实惠后,能量被激活了,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才能挣回更多的钱,然后回馈普通职工,这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攀钢集团计划,在收入分配上要更多地考虑工作业绩,让干部职工今天做出了贡献,明天就能在收入上体现出来,以此来激励他们会继续努力做贡献。
|